其实英国这些年在教育上有很多改进,公立学校在治理,领导能力,学术水平和教师激励措施方面都得到了改善。那么为什么我们最终还是舍弃了免费的公立学校而花钱就读私立学校呢?
.
一开始我老公是比较反对在孩子们的教育上做过多的投资的。原因有:1.我的学费➕两个小孩的学费,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不想因为投资教育而让生活变艰难 2.在小学阶段(至少3年及以前)只要我在家多花点精力辅导,可能不会有太明显的差距 (爸爸的猜想)
.
我本身没有强烈的意愿让孩子一定要去私立学校,但始终在研究私立学校的路上。作为父母,我们都一样,慎重地,力所能及地为孩子选择一所可能对他未来生活产生影响的学校。当然,两种形式都有好学校和坏学校,无论我们做出什么决定,都有一定的风险因素。
.
一个小插曲:最终让我和老公决心要换私立学校的原因是因为有一天Joe告诉我,他在学校story time的时候提了一个问题,那时他的英语还非常有限,当他复述给我的时候确实是词不达意,但我还是能大概知道他问什么(我相信老师也同样能猜到他的意思)。我问他老师怎么回答你呢,他说老师就望着他笑了笑,没有回答他,然后听其他同学的提问了。我能理解老师面对20多个孩子七嘴八舌的提问无暇顾及每一个问题,特别是Joe英语也不好,有可能解释了他还是一知半解,干脆跳过。但作为母亲,我还是有一点小小的心疼他。因为这些可以克服的原因而打击了好奇心,这样的情况肯定有很多。毕竟英国的公立学校主要为了普及教育,学生多,老师少,自然会有很多时候很多孩子无法得到最及时的帮助和反馈。当然,并不是公立学校没有优秀的学生。
.
从各私立学校的课程设置到升学情况,经过一番了解后,撇开明显的附带条件,最终私立学校教育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主要有班级规模较小,管理得当,升学准备出色以及课外活动丰富。另外,功利一点来看,众所周知,尽管私立学校的学生仅占人口的7%,但一半以上的牛津大学本科生来自私立学校。
.
在我看来,私立教育在英国如此与众不同,关键在于“du li”一词。私立学校没有G家课程和狭窄的Ofsted议程。他们没有自上而下的控制和中央资助,他们设定自己的一套评估标准。在英国快乐教育的大背景下私立学校适当的竞争氛围消除平庸,du li确保多样性和进取心,也鼓励学生们往最高标准发展。
.
下一篇再深入讨论:为什么英国私立学校教育值得花钱
记得➕❤️⭐️三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