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术不端,看我们怎么去定义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其实简单来说,学术不端就是剽窃抄袭别人的作品,占位己有;亦或者同一篇文章,先前发表了中文,随手翻译成英文,又想去发SCI等 首先是学术造假,包括两方面。
2019年5月29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发布了《学术出版规范 期刊学术不端行文界定》行业标准(CY/T 174-2019),规定于2019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该标准对论文作者的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重复发表、违背研究伦理等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了明确的分类和界定,对审稿专家和编辑者的违背学术道德、干扰评审程序、违反利益冲突规定、违反保密规定、盗用稿件内容、谋取不正当利益等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分类。.
专门的学术规范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要防止因为不了解学术规范而产生的不端行为。 当然,除了学术规范的传授,教师自身在学术方面的严谨作风对学生有更好的示范作用。 [2] 63岁的祝国光博士至今还记得,当初在海外顶级医学期刊上看到有关中药和西药对治疗 心肌梗塞 疾病具有同等疗效的学术论文时,那种难以言状的兴奋之情。
学术论文是作者对事物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对专业领域内某个具有学术价值的问题进行的系统化、专门化研究探讨的创造性劳动成果,要力图通过深刻的思维过程、客观的分析和科学推理,深刻揭示和剖析事物发生所蕴含的科学规律。 学术论文的专业性还体现在语言表述和读者对象上。 学术论文通过大量使用公式、图标等专业术语和符号,力求使用科学语言进行表述和分析,体现出学科的专业性。 学术论文的读者也主要是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某一方面学术专长的学者和科研工作者,有较强的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