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重复率太高,基本就没有二次投稿的机会了,而且每个期刊都有自己的标准,编辑也会根据重复的内容进行评审。 国际SCI期刊重复率检测要求更严格,最保险的是5%以内,大多SCI期刊重复率超过5%直接拒稿。 这也是最常见的原因之首,直接copy会导致大段的重复。 这类的重复,几乎没有改动的余地,尤其是理工类的。 这时候就需要把握一个中心: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保证材料的真实性。 想要降重的话只能对引用的材料进行整合,最终能够简练准确地支持论文的观点即可。 对不能支持文章的内容,要大刀阔斧的进行删除,否则就会造成论文的冗长。 公式的重复无法避免,毕竟是大家公认,使用的人也就不计其数。 如果非要避免,可以考虑转化成图片。 总体相似率高,如超过了30%,可能并不是所谓的抄袭。
期刊范围普通期刊和核心期刊,不同的期刊类型对论文重复率要求是不一样的,核心期刊论文查重率比较严格,一般不得高于15%,有的甚至要求重复率在5%-10%。
说是自己写的论文,实际上里面的自有观点极少,查重率自然就高了。 但是又懒于思考,最后只能修修改改,勉强拼凑出一篇及格分的论文。 自己写论文,基本上不用担心查重不通过,哪怕这个查重系统的阈值调得再低。 如果一定要给这种方法找个缺点的话,可能就是写完一篇论文估计要死掉很多脑细胞,搞不好会秃!
1、查重率≦30%,毕业论文合格,可以申请毕业论文答辩; 2、查重率﹤10%,可以申请评定校级优秀论文; 3、查重率﹤15%,可以申请评定院级优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