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从辩题本身来看,学术不端本身就是对道德约束的一种否定,如果每一个学者都严于律己,独立创新,学术不端这种丑闻又怎敢声声入耳。 我们从古至今不断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建设法制型社会的要求已经完全证实了法律约束重于道德的约束,道德只能作为引导,而法律才是维护社会稳定,学术风气的正道之光!
我们从古至今不断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建设法制型社会的要求已经完全证实了法律约束重于道德的约束,道德只能作为引导,而法律才是维护社会稳定,学术风气的正道之光!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学术不端应当由法律来约束。
在我国,对待学术不端行为也应如同 对待贪腐现象一般坚决打击,使学术研究群体不敢抄,不 能抄,进而不想抄。 在对大学生实施学术道德诚信教育 以及构建长效诚信机制时,需要做到内外兼顾,不断培养 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养成,同时加大监管与惩治力度,齐头 并进来加固大学生对抗学术不端行为的高墙。
我国对学术不端行为比较权威的界定是中科院在《中国科学院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 设的意见》中指出的,科学不端行为是指研究和学术领域内的各种编造、作假、剽窃和其他 违背科学共同体公认道德的行为;滥用和骗取科研资源等科研活动过程中违背社会道德的行 为。 具体行为表现在:在学术领域内做虚假的陈述,编造数据,篡改数据;损害他人著作权; 违反职业道德利用他人重要的学术认识、假设、学说或者研究计划;研究成果发表或出版中 的科学不端行为,如将同一研究成果提交多个出版机构出版等;故意干扰或妨碍他人的研究 活动;在科研活动过程中骗取经费、装备和其他支持条件等科研资源,故意隐瞒重要信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