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海外留学生来说,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数据造假等行为更是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 记者为此梳理了一下几个热门留学地对于学术不端等行为的惩罚,希望海外学子们引以为戒。 澳洲:有可能被遣返
学术不端的现象,在中国存在已久。 2018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8》梳理了近20年来国内媒体公开报道的64起学术不端典型案例。 对于海外留学生来说,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数据造假等行为更是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 记者为此梳理了一下几个热门留学地对于学术不端等行为的惩罚,希望海外学子们引以为戒。
根据中国教育部2009年3月公布的《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将高等学校中以下7项,被列为学术不端的行为:1.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2.篡改他人学术成果;3.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4.伪造注释;5.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6.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7.其他学术不端行为。 教育部相关通知截图(来自教育部官方网站)
2021年3月31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1年学术不端行为案件处理决定。 此次共通报了七个案例,涉及到华北电力大学、青岛大学、上海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海南医学院等多所高校的教师,处罚原因有数据造假、抄袭剽窃、图片造假、重复发表、署名不实、虚构同行评议意见、论文存在代写代投、擅标他人基金项目号等。 2021年5月13日至22日,美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学会旗下期刊《生物化学杂志》(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JBC ) 陆续撤下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医学家曹雪涛名下的12篇论文。 根据 JBC 的撤稿声明,这12篇论文均由作者发起撤回,绝大多数被期刊认为存在一图多用或图像操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