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教师信息专业化发展论文介绍了重视学校毕业论文调查的第一选择系统。只有网络检索是定稿的第一选择。其他系统只能作为参考。毕业论文的调查表明,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入,远距离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教师作为远程教育的主导者,必须用高标准、高质量的信息技术手段完成教育。其素质必然决定远程教育的质量。在
个阶段,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成为教育改革实践的一大课题,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流程。提高和促进远程教育教师信息专业化的发展水平,是保障远程教育质量、推进终身教育和谐发展的关键。
1概念定义1.1远程教育在国内外有很多远程教育的定义。这里采用了中国学者丁兴富(2001年:11)的定义。学校的远程教育对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的各种学校或社会机关的教育的总称。(1)教师和学生的时间和空间的相对分离。(2)基于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而设立。
(3)由各种学校或其他社会机构实施。(4)学生以自学为主,教师以学习为辅,教师和学生通过双向通信实现教育和学习行为的联络、交互和整合。
.信息化是以培养、发展计算机为首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生产力,是给社会带来幸福的历史过程。需要信息取得、信息传达、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功能。
.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2国内远程教师信息专业化的发展有着研究现状教师素质在远程教育发展中左右全局的作用,教师信息专业化的发展是提高其素质的有效途径。
国内关于远程教育教师信息专业化的研究与日俱增,出现了许多实用价值高的成果。在中国知识网检索栏中输入“远程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化发展”,根据全文文献检索,出现11850篇相关文献,分别从发表年度、源数据库、研究水平和学科的四个不同角度分析的结果,请参照表1~表4。根据
表1,发表年度的分析结果表显示,2005年至2014年的10年间,国内远程教育教师信息专业化的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这种研究的重要性。根据表2、表3、表4的数据,到目前为止,国内远程教师信息专业化发展的研究文献集中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和特色期刊三种数据库,其他数据贝司比较少。从
个研究水平来看,在社会科学基础研究中占有最大的比重,达到了5906篇。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行业指导(社会科学)和高等教育三个研究水平的比重是平均的,分别是1891篇、1175篇、1035篇。职业指导(社会科学)、政策研究(社会科学)、工程技术(自然科学)以及大众科学普及等水平的研究所占比重。文献数量从500到104。其他水平的研究比较少。在学科方面,教育理论和教育管理、中高等教育及计算机软件及应用等学科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成人和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初等教育、外语文学及学前教育。
这些学科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也很高,所以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意识必须进一步提高。表4相关的其他学科的比重比较轻。各学科的这些文献数量也相同。另外,在我国现阶段,远程教育教师的信息专业化研究通常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但很少使用定性、定量的组合方法进行研究。其中,很多学者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提出远程教师专业化训练模块,提出促进其发展的策略和方法等,提出“自主循环探究模式”、“网络教师联盟合作发展模式”和“基于反省的电子文件评价”模式”的3种信息技术,促进大学教师专业。在自主发展模式下,孟亚玲、魏继宗、李劲松三位学者在其研究中提出了七个远程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促进了远程教育质量的提高。通过这样的调查法,认真分析了我国的现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促进了远程教育改革的改善和深化。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国内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国内关于远程教育教师信息专业化发展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学者们通过影响因素、应对措施、解决方法等深入研究这个问题,许多科学研究的结论现在对如何训练、培养远程教师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这些研究也有一定的问题。
首先,关于远程教师信息专业化的全方位综合研究很少。特别是与教师自身因素相关的分析,例如远程教师自身的必要性、专业发展的动机、职业倦怠感和教育效果感等方面的研究不足,这些因素对提高远程教师的信息专业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容忽视。
其次,国内研究中对象范围小,大部分是电大系统教师,涉及其他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等远程教育人员较少。另外,实证研究比较少。调查问卷和采访等测定工具的主观性很强。科学性和可靠性还没有被验证。
次,在以前的研究中,为了静态分析远程教师的信息而专门化的东西很多,但是几乎没有把这个过程作为动态的研究的东西。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过程是不断变化的连续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的动态研究,可以明确影响其发展的内因和外因。根据
的四个结论,远程教育教师信息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发现,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