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朋友自己写的论文在学校检测出的查重率达到30%,二次查重还是超过25%,但是最后一样被评为优秀论文,因为论文的确是她自己精心写的,胸有成竹,现场答辩表现得很自信侃侃而谈,所以优秀论文也是名至实归。 所以,检测查重率只是检验论文的其中一个环节,大家不必太担心,但是还是需要引起重视,尤其是复制粘贴类的论文。
说是自己写的论文,实际上里面的自有观点极少,查重率自然就高了。 但是又懒于思考,最后只能修修改改,勉强拼凑出一篇及格分的论文。 自己写论文,基本上不用担心查重不通过,哪怕这个查重系统的阈值调得再低。 如果一定要给这种方法找个缺点的话,可能就是写完一篇论文估计要死掉很多脑细胞,搞不好会秃!
1、查重率≦30%,毕业论文合格,可以申请毕业论文答辩; 2、查重率﹤10%,可以申请评定校级优秀论文; 3、查重率﹤15%,可以申请评定院级优秀论文;
查重率取决于你写文献综述的方法。 如果是复制粘贴,查重率就高,但如果是汇总评述,查重率就会变低。 很多同学心目中的文献综述部分,就是写自己阅读了多少篇文献,从中获得了什么论点。 如果按照这种逻辑来写,查重率一定会非常高。 因为这相当于只写了文献名称、重要论点,而这些都是文献里可以找到的,可以说,这么写跟复制粘贴一样。 正确的写作方式是:根据自己研究的命题,找到相关文献,按照同一时期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维度,对文献进行探讨。 立足于前人对该命题的研究现状,梳理曾出现过的不同观点,从而引出自己观点。 认真地说,文献综述的部分是需要花心思、花时间进行创作的。 如果你们学校临时要查文献综述部分,那只能赶紧改写、再次查重了。 在学校查重之前,建议个人先自己进行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