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学生知网账号被盗了。论文查重机会被挂在电商平台上售卖。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事情。如果在网上申请了账号的情况下一定要把自己的密保还有密码设置好。以防再有这种现象发生。
大四学生知网账号被盗后,论文查重机会被挂在了电商平台上售卖,这种行为是属于违法行为,侵犯了他人的权益。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商机,为什么学校免费提供的查重机会被挂到网上当商品,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
1.查重费用过高
2.学生需要多次查重
3.查重免费次数不够
上述三个原因,往往是共同形成了学生想要一个价格便宜的查重需求,那么需求的产生就会被“有心人”看到,“商机”由此产生。
在某问答平台搜索“知网”的关键词,便可以看到好多类似如何免费使用知网的帖子,可见大街的“需求”多高。
被盗号这种现象肯定不是才出现的,面对这种事情该怎么去解决?能否根本性地解决呢?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任何事情都有灰色地带,我们只能加大力度去解决,根源性解决不太现实,基于此提供几个思路:
1.官方增加违法打击力度
2.有关部门提供资金链接补贴降低查重费用
3.学生写论文时增加原创性,去同类网站预查重,为自己降低查重成本
4.极大抵制违法售卖的宣传力度
5.学校提供免费查重
我们需要辩证地去看待事情,以上仅是针对个人出现售卖现象原因提出的建议,但我们也需要思考为什么查重需要花费这么多钱,一个网站尤其是处于毕业季这种被应用的高峰期,技术人员的维护、相关工作人员以及期刊编辑的日常工作,每一项都是“人”在做,付出了劳动力的,而劳动力是需要回报的。
违法之所以违法,是因为它侵害了人们的正当权益,免费查重被当做商品在网络上售卖,这让真正的账号使用者怎么办?既然这种现象俨然存在,学校是否能够给出后续的方案保障学生查重,这才是我们需要关心的问题。
临近毕业季,又到了一年一度交论文的头疼时刻,而在提交之前的查重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但今年却被发现了一种论文查重的怪象。
据相关媒体报道,近期武汉一所高校的大四学生发现,学校提供的免费中国知网账号被盗,在查询后发现,其账号里附带的论文查重机会,已经被当作商品挂在淘宝店铺上售卖。
其实,并不是每个学校都会为学生提供免费查重机会,而武汉这个大学则是为每位毕业生提供了包含两次免费查重机会的中国知网账号。
通过调查发现,该学校一班级中有近四成学生都遇到了被盗号的情况。
据悉,这些被盗账号基本都能在电商平台找到,有记者通过一位学生提供的信息,找到了一家名为“毕业服务中心”的商家,他们已经拥有近8000粉丝,提供本科、硕士、博士论文查重服务,价格从5元至340元不等,查重服务月销售量超过2万件。
这也就是说,需要查重的学生通过他们最少仅需5元就能查重一次。
会的。关于硕士论文引用的相关要求如下:
为了反映文章的科学依据、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之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表。
引文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所有引用别人的观点或文字,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都必须注明出处或加以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应如实说明。
硕士毕业论文的注意事项:
1、尾数"0”多的5位以上数字,可以改写为以万和亿为单位的数。一般情况下不得以十、百、千、十万、百万、千万、十亿、百亿、千亿等作单位(百、千、兆等词头除外)。例如:1 800 000可写成180万;142 500可写成14.25万,不能写成14万2千5百;5000字不能写成5千字。
2、纯小数必须写出小数点前用以定位的"0”。数值有效位数末尾的"0”也不能省略,应全部写出。例如:1.500、1.750、2.000不能写作1.5、1.75、2。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硕士论文
券商研究报告目前并不直接进入知网查重系统。但存在以下几方面风险:(1)论文需要留痕,若干年后可能会查出问题;(2)券商研究报告并不太在意重复率,所以报告本身可能的很多内容并非原创;(3)研究报告出来以后,会被许多媒体、期刊引用。所以,从短期来看,需要使用查重系统确认;从长期来看,建议不要引用。
本科生论文可能你们学校内部会抽查去看看,但是你要跟我说盲审,省里抽查,我有点惊了。我在学校行政干了好几年了,每年都是给研究生论文盲审和教育厅抽查,从没见过本科的。你查重的话用用papertime查重,我这有学校内部的查重字数兑换码(4 6 3 0 nine two 英文翻译为数字兑换几千字查重字数)
如果是大面积的存在,知网账号被盗,那肯定是知网平台做的防盗技术不够。论文重查机会。被挂在电商平台上售卖。这是对知识的侮辱。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商机,为什么学校免费提供的查重机会被挂到网上当商品,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
1.查重费用过高
2.学生需要多次查重
3.查重免费次数不够
上述三个原因,往往是共同形成了学生想要一个价格便宜的查重需求,那么需求的产生就会被“有心人”看到,“商机”由此产生。
在某问答平台搜索“知网”的关键词,便可以看到好多类似如何免费使用知网的帖子,可见大街的“需求”多高。
被盗号这种现象肯定不是才出现的,面对这种事情该怎么去解决?能否根本性地解决呢?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任何事情都有灰色地带,我们只能加大力度去解决,根源性解决不太现实,基于此提供几个思路:
1.官方增加违法打击力度
2.有关部门提供资金链接补贴降低查重费用
3.学生写论文时增加原创性,去同类网站预查重,为自己降低查重成本
4.极大抵制违法售卖的宣传力度
5.学校提供免费查重
我们需要辩证地去看待事情,以上仅是针对个人出现售卖现象原因提出的建议,但我们也需要思考为什么查重需要花费这么多钱,一个网站尤其是处于毕业季这种被应用的高峰期,技术人员的维护、相关工作人员以及期刊编辑的日常工作,每一项都是“人”在做,付出了劳动力的,而劳动力是需要回报的。
违法之所以违法,是因为它侵害了人们的正当权益,免费查重被当做商品在网络上售卖,这让真正的账号使用者怎么办?既然这种现象俨然存在,学校是否能够给出后续的方案保障学生查重,这才是我们需要关心的问题。
临近毕业季,又到了一年一度交论文的头疼时刻,而在提交之前的查重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但今年却被发现了一种论文查重的怪象。
据相关媒体报道,近期武汉一所高校的大四学生发现,学校提供的免费中国知网账号被盗,在查询后发现,其账号里附带的论文查重机会,已经被当作商品挂在淘宝店铺上售卖。
其实,并不是每个学校都会为学生提供免费查重机会,而武汉这个大学则是为每位毕业生提供了包含两次免费查重机会的中国知网账号。
通过调查发现,该学校一班级中有近四成学生都遇到了被盗号的情况。
据悉,这些被盗账号基本都能在电商平台找到,有记者通过一位学生提供的信息,找到了一家名为“毕业服务中心”的商家,他们已经拥有近8000粉丝,提供本科、硕士、博士论文查重服务,价格从5元至340元不等,查重服务月销售量超过2万件。
这也就是说,需要查重的学生通过他们最少仅需5元就能查重一次。
大四学生知网账号被盗后,论文查重机会被挂在了电商平台上售卖,这种行为是属于违法行为,侵犯了他人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