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的学术不端就是剽窃,抄袭论文,这些行为确实是学术不端行为里面比较严重的一种,其实诸如不当署名、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盗用别人的研究方法,虚假注释,都属于学术不端的行为,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解答。 学术不端行为(英文:academic misconduct)是指在建议研究计划、从事科学研究、评审科学研究、报告研究结果中的: 捏造、篡改、剽窃、伪造学历或工作经历。
专门的学术规范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要防止因为不了解学术规范而产生的不端行为。 当然,除了学术规范的传授,教师自身在学术方面的严谨作风对学生有更好的示范作用。 [2] 63岁的祝国光博士至今还记得,当初在海外顶级医学期刊上看到有关中药和西药对治疗 心肌梗塞 疾病具有同等疗效的学术论文时,那种难以言状的兴奋之情。
对于国内研究生来说,什么是学术不端行为? - 知乎 对于国内研究生来说,什么是学术不端行为? 范围可能有点大,但还是希望能得到各路大咖的多角度为我们这“学术小朋友”的科普。 “Plagiarism”是撤稿最常见原因之一,简单理解就是“抄袭”或“剽窃”。
这不仅表现在违反者众多、发生频繁,各个科研机构都时有发现,而且表现在涉及了从院士、教授、副教授、讲师到研究生、本科生的各个层面。 由于中国高校缺乏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方面的教育,学生在学习、研究过程中发生不端行为,经常是由于对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缺乏了解,认识不足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