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育部制定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要求,对连续2年均有“存在问题学位论文”,且比例较高或篇数较多的学位授予单位,进行质量约谈。 对“存在问题学位论文”比例较高或篇数较多的学位授权点,责令限期整改。
硕士学位论文抽检比例为上一学年度授予硕士学位论文总量的5%左右。 第四条 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的原则是:随机抽取、突出重点、兼顾均衡、科学公正。 学位论文采用一般抽检和重点抽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论文抽检这个东西的标准其实说的就是教育部抽检,不过是以省为单位组织的。 而且说实话不合格率也并不算高,最起码和盲审比起来不算高。 我就是专门做论文的,对这里边的大概比率还是了解一些的。 从我的经验来看,盲审被毙的概率在20%左右,但是教育部抽检的不合格率基本在10%以内。 就以江苏省抽的那一批为例,实际上绝大部分高校的不合格率在5%以内,个别学校在5%以上,我记得有个南京什么学院来着,不合格率达到了9%以上,是最高的。
由此可见,抽检标准就类似于盲审。 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而言,科研能力是衡量硕士研究生教育成效的重要指标,而作为教育成果集中体现的学位论文,其所反映出的科研能力的强弱,可以作为判断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作者科研能力不足,是“不合格论文”中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占比为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