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好文章的目录结构后,突然发现中间要添加或者删除一个章节,添加删除容易,可是其后遗症就是后面的编号都要跟着变动。比如要删除第二章,那么原理的第三章就要改为第二章,后面的要跟着动,添加也一样,很麻烦。
第二个情况就是参考文献的上标问题。硕士论文参考文献都有好几十个,一般论文会要求按照论文的引用顺序列出参考文献。如果需要添加新的参考文献,那么这些参考文献的上标号又会跟着变动。
目录自动生成简单说下,将文档切换到大纲视图,然后设置你要设定成目录的文字的大纲级别。如果将大纲级别设定为1级,那么就是1级目录,一般我们会设置到3级,这样会生成1、2、3级目录。设定好后,在要插入目录的地方,点击“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就可以了。格式在另外设置下就行了。
现在来说说这两个的简单解决办法。
首先都要设置成段落编号。将你要设定的一级目录设定成一级编号,二级目录设定成二级编号等等。参考文献一样,设置成段落编号。设定成段落编号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就是插入或者删除其中的某个项目时,其后面的变好会跟着变动,所以这就解决了因添加删除中间的项目,而要同时修改后面的编号问题了。
目录的更新,只需要在“大纲视图”下点击更新目录,或者在页面视图的目录上,点击右键,选择“更新域”即可。
将参考文献设置成段落编号后,在需要插入参考文献引用的地方,点击“插入”--“引用”--“交叉引用”,找到相应参考文献的编号就可以了。然后再自己设置一下格式。
还有几种方法,从网上摘录下来的。
(一)采用书签、交叉引用方法:参考文献的编号和引用步骤如下:(1)在word文档末尾添加几个文献,如:[1] 杨秀章.Word 2000中文版使用速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2] Peter Weverka. Diane Poremsky.中文Word 2002专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注意,输入时应采用word的自动编号。如果word没有自动编号,可自己插入(这个就不用细说了...)(2)给每个文献制作成书签。如,选择“杨秀章.Word 2000中文版使用速成”,插入——书签,输入书签名(杨秀章_Word 2000中文版使用速成),然后添加。注意书签名必须以字母开头,可包含数字但不能有空格,可以用下划线字符来分隔文字,否则可能无法插入。书签名最好与文献名一致,这样在它位置变化后,你仍能识别它。(图1)
(3)在需要引用文献的位置,执行插入——引用——交叉引用,类型选择书签,选择需要引用的项目,内容选择“段落编号”。至此,引用完成!(图2)
在全篇文档编完后,全选,右键选择“更新域”,编号就会改变成文献的最新位置。
还有一个通过插入脚注的方式引用参考文献。
1. 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脚注和尾注”。(已搜索,无重复)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建议选“节的结尾”(对论文而言)。3.如“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数字,选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4.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5.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改成正常(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输入,否则参考文献以后就是移动的位置,这个序号也不会变),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格式按杂志要求来慢慢输,好像没有什么办法简化)。6.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可以继续写文章了。7.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8.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你会发现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页面视图里才能看到),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无法选中,也无法删除。这是尾注的标志,但一般科技论文格式中都不能有这样的线,所以一定要把它们删除。9.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10.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11.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12.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参考文献插入已经完成了。这时,无论文章如何改动,参考文献都会自动地排好序了。如果删除了,后面的参考文献也会自动消失,绝不出错。13.参考文献越多,这种方法的优势就体现的越大。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我就是用这个方法分节插入参考文献的,具爽!存在一个小问题:如果同一个参考文献两处被引用,只能在前一个引用的地方插入尾注,不能同时都插入。这样改动文章后,后插入的参考文献的编号不会自动改动
一篇论文的抄袭怎么才会被检测出来?知网论文检测的条件是20字单位以上的相似或抄袭都会被红字标注,但是必须满足4里面的前提条件:即你所引用或抄袭的A 文献文字总和在你的各个检测段落(各章)中要达到3%。
搜 文天下论文检测 有介绍 还有修改秘籍呢
提起降重,不少学者都是一把辛酸泪。
用尽洪荒之力写好了论文,满心欢喜的拿去查重,一看报告却傻眼了。
论文重复率55%
这一刻,你的内心世界已崩塌...
面对如此高的重复率,你可能有所质疑:“明明是自己写出来的文章,重复率咋还这么高?”
其实在SCI论文写作中,每个人都会引用别人的研究成果,来证明我们的观点,但是引用过多就会被判定抄袭。
论文之所以重复率这么高,有可能是参照了别人文章的写作特点和风格。
所以,只有将文章的重要部分重新写作,才可以避免有抄袭其他文章的嫌疑。
无忧润色团队最近刚完成了一篇重复率高达55%的论文降重,这篇论文虽然大部分重复内容都是源于该作者前期发表的论文,但是在学术研究领域也是学术不端的一种,也就是业界所说的自我抄袭。
对国内大部分作者来说,SCI论文改写降重都具有极大的挑战。针对这种情况,无忧润色可以提供专业的论文改写降重服务帮您解决这一难题。我们的编辑都有丰富的论文修改润色和审稿经验,在改写的同时会保留原意,确保在降低文章重复率的同时不会降低文章质量。
最后,小编给大家分享6个SCI论文降重实用小技巧
网页链接
点击链接可直接查看
本文内容来源:无忧润色学术服务公众号
学术堂为你分享12个英文论文降重方法:
1、同义近义词转换
包括名词、动词、限定词(形容词、副词)、短语的同义、近义转换,比如According to...-based on ...;signaling pathway-axis
2、词性转换
词性转换,如:动词-名词/介词短语,比如the proliferation of tumor cells-the
proliferative potential of tumor cells
3、核心词解释
简单的话复杂化,复杂的话拆开详细解释,注意增加相应PMID。专有名词,比如缩写、简写,完善全称。
4、增加限定类的词
比如形容词、副词,可以把它在后面加上具体说明。多增加一些不关键的词(如副词、形容词)。如果结构相似,比如"加强xx和xx",可以拆分为,"加强xx,加大xx"
5、大约修饰
数字如果不要求精确,可以用大约修饰,如果要求精确且有特定含义,可以把进行数字和英文单词的转换。
6、连接词/过渡词的使用
(注意多样化),用以隔断句子,切记注意因果逻辑关系。
7、词语和句子的相互转换
比如A is associated with B, which suggested that..-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 and B indicated that
8、句式的变化
根据原句逻辑,句子属性的变化如单句变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等)
9、语态变化
主动语态成被动句,句式和结构就会发生改变。过去式和完成时的转换
10、句式的变化
根据原句逻辑,非谓语动词的使用(如:不定式:to do;分词:-ing/-ed; (eg: Decreased A was correlated with increased B.) 动名词:V-ing),with 引导独立主格句式
11、句式的变化
根据原句逻辑,长短句互换,增加句子的长度,将一个长句,变为很多短句,比如把
状语变成小短句等;增加,拆分,比如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they performed this study to demonstrated that
12、删减或增加引导性的短语
减头去尾,或头尾换掉,中间留下。即删掉或增加类似it has been reported...,according to the study of Wang et al.,等
降低论文查重率的方法:
1、注意正确引用文献。
引用的句子如果的确是经典句子,就用上标的尾注的方式,在参考文献中表达出来。在引用标号后,不要轻易使用句号。如果写了句号,句号后面的就是容易被标记为重复。所以,引用没有结束前,尽量使用分号。
2、进行增删改写。
首先,在不同的资料当中找到需要的东西。然后,把每句话变换句式,变换说法,加一些解释性的扩充,略作增删。最后,把这些部分组织到一起,也能降低重复率。
3、英译中,然后理顺句子。
目前,跨语言的论文测谎系统还没有研发出来。广泛查阅外文资料,挑出可以用的部分,按照一定框架整合在一起。这种方法对英语水平有很高要求。
4、修改代码和图表,另建框架。
理工科的论文,修改数据图表,修改操作环节,就不易被反抄袭软件软件查出来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PaperPass
据学术堂了解,江湖上流传着很多论文降低查重率的方法,什么做图片、插表格、中译英-英译中、打乱顺序、删除关键词、关键句等等等等.....
但是随着检测系统的升级,以上投机取巧的方法越来越不“显灵”,唯有“原创改写法”可以不变应万变,改写即是原创过程。
闲言少叙,以下是实际修改案例举例:
例1:
原文:好汉不吃眼前亏
可改为:有智慧的人总是懂得隐忍
例2:
原文: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首先是家庭教育的结果。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需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可改为:孩子呱呱坠地,一言一行皆师父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以及身体力行的模范作用,对孩子幼儿时期的行为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需遵循科学的方法,不可信手拈来、即兴发挥。
例3:
原文:安泰集团一股独大结构限制了中小股东参与经营决策,中小股东本身从众心理,主观上缺乏参与意识。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中,中小股东因为持股比例小于其他股东,对上市公司的经营发展需要承担的风险小,而认为不需要为其发展负责。许多中小股民从来不关心关联方交易披露内容,而是要坐享其成。这种情况造成大股东肆无忌惮转移资产,使中小股东处于被动地位,失去应有的制约作用。
可改为:在集团股份中占绝对优势的安泰集团牢牢把控了集团公司的经营决策权,中小股东无法撬动权利杠杆,不能左右集团公司的战略决策,往往选择集体沉默。在国内资本市场大环境背景下,上市公司的中小股东无需承担较高的金融风险,绝大多数中小股东坚信公司的决策无需自己参与,只需等待盈利分红即可,对交易披露视而不见。这种麻痹的心理,无形中为大股东转移资产创造了便利条件,这直接导致了中小股东权益的损失,以及制衡监督作用的丧失。
例4:
原文:银离子会通过细胞壁进入到细胞内,与巯基的反应会影响酶的合成,这会导致细胞失去活性而死亡。
可改为:银离子可轻易穿透细胞壁,吸引蛋白酶上的巯基并与之结合,这会导致蛋白酶凝固丧失活性并致死细胞。
例5:
原文:过热故障中的过热与变压器正常运行下的发热是有区别的,正常运行时的其发热源来自于绕组和铁芯,即铜损和铁损,而变压器过热故障是由于受到有效热应力而造成的绝缘加速劣化,它具有中等水平的能量密度。
可改为:变压器正常运行过程中,绕组和铁芯所产生的铜损和铁损会导致变压器变热,这属于正常发热,而变压器过热故障,则是因为变压器本身故障导致温度升高、绝缘性能变差,其能量密度处于中等水平,所以二者具有本质上的区别。
论文查重后,太高的查重率怎么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