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博研究生扩招同学,对造成学术不端带来两点突出的影响: 一是导师队伍的数质量无法跟上。 据5月20日教育部网站发布《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在学硕博研究生286.37万人。
例如,浙江大学将瘦肉精推广到中国的许梓荣就 被广泛质疑当年发表的文章中蓄意隐匿了试验中生猪的不良反应。 二、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及对策思考 (一)不良的社会风气的影响 社会环境浮躁、急功近利,是公认诱发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
学术不端问题的解决,建立更加完备的法律制度是前提,也是较为容易实现的目标。 但教学科研人员、学术共同体乃至社会各界真正建立起对学术道德的信仰,才是问题的根本。 学术研究的底线是学术道德,学术研究的红线是法律规范。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鲜有采用刑事手段来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案例。 例如,同样是学术造假、骗取巨额研究经费的行为,韩国黄禹锡案中的当事人不仅受到了行政处罚,而且受到了刑事制裁。 而我国“汉芯”造假案件的当事人仅受到了撤销行政职务、撤销相关荣誉、追回相应拨款和经费等处罚,并未承担任何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