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期社会关注的“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北京电影学院14日通过官方微博表示,目前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组成专项工作组进驻学校督促指导开展工作,北京市纪委市监委对相关问题的调查工作进行督导。 目前已进入正式调查阶段。 对于网友反映的其他问题,学校相关部门已启动调查,相关问题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回到翟天临事件,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的数位专家普遍认为,翟天临事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是因为整个社会评价机制出了问题。 知名评论人梁文道发出疑问:一个演员是否有必要去读博?
翟天临的演艺圈学霸人设,早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经过梳理,关于翟天临的质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能够公开检索到的翟天临的两篇论文,其中一篇涉嫌抄袭。 这篇题为《谈电视剧<白鹿原>中“白孝文”的表演创作》的论文,全文只有2800余字,有1646字的内容与他人发表内容一样。
依据这些规章和制度,学术不端行为的行为人可能承担诸如警告、通报批评、记过、降职、解聘、辞退、开除等行政责任。 但重责之下,仍有学术不端事件频频发生。 仅在2018年,清华大学前博士生被撤稿事件及南京大学“长江学者”梁莹论文“404事件”等学术不端案例,均造成了恶劣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