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里也没有要求对博士论文进行查重。 西方大学对博士毕业强调的是能否顺利通过严格的博士答辩,依靠的是博士论文的质量、对博士大论文内容的熟悉程度以及答辩时的演讲答辩能力,并不在乎你发表了几篇小论文也不看小论文的内容。 当然如果有小论文,会对答辩有帮助,毕竟表明博士大论文的内容经过了严格的审稿。
现在已知的查重系统中,只有知网查重系统有“去除本人已发表的论文”的选项,只要在论文查重时,勾选其选项的话,检测系统就会自动排除出来。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只有“中国知网”才有,其他的检测系统还没有开发出其功能,而且,有的学校也不认可,在研究生论文中引用自己已发表的论文。
简单来说,按照学校要求的大纲架构和参考文献引用规范(GB/T-7714)去写论文,知网都能识别出参考文献部分,并在查重时自动剔除。 不仅是参考文献部分,诸如论文封面、目录、成果清单等内容也是不在查重范围内的。 而且,在查重报告中, 不纳入查重范围的参考文献、目录等内容都会以灰色字体显示,而正文则以黑色字体显示。 通过这点,也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知网是否成功识别了参考文献等无需查重的内容。 那么,有人可能会说: 干脆在查重前把参考文献部分删除不就行了吗? 如果你自己掏钱购买的查重服务,确实可以考虑这么做。 但是像我所在的浙江大学,学校为学生购买了知网查重服务,并集成到研究生管理系统了,而且, 用于查重的论文版本也是最终送审的版本 。
博士论文本来就是自己博士生涯的学术总结,其内容众所周知本来就是有大量已发表内容,写在博士论文中的内容并不会让人误解为是“和已发表内容不同的成果”,所以不会造成“重复发表”,也就称不上是“自我抄袭”。 否则按照这个标准,同样属于二次文献的review全部都成了“自我抄袭”了。 2. 即使是自己的内容,也必须“换个说法/写法”? 那我反问一句,抄袭别人的成果,“换个说法/写法”就不叫“抄袭”了? 对于科研来说,“抄袭”的判定根本不在于“说法/写法”,只要将他人的研究成果据为己有,那就是抄袭,跟怎么表达根本没有任何关系。 而在二级文献中使用自己的写过的内容根本没有任何问题,你写的文章记录的是研究的内容和成果,如何表达只是个人的爱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