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种行为是图像剽窃(Image plagiarism),即使用他人的图片或视频但没有得到许可或加以引用。 学术剽窃的后果就是断送自己以及相关人员的学术生涯。 现在这个时代的学术圈,凭借一个名字就能把一个人查个底朝天。
- 知乎 搞清什么是学术不端行为? 我国学术不端行为的七种表现形式: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随意侵占他人科研成果、重复发表论文、学术论文质量降低和育人的不负责任、学术评审和项目申报中突出个人利益、过分追求名利和助长浮躁之风。 在中国著名生命科学家邹承鲁看来:在 学术不端行为 还应包括伪造学历和工作经历、贬低前人成果、自我夸张宣传、一稿多投、在自己并无贡献的论文上署名、为商业广告作不符合实际的宣传等。
观点剽窃的表现形式包括: a)不加引注地直接使用他人已发表文献中的论点、观点、结论等。 b)不改变其本意地转述他人的论点、观点、结论等后不加引注地使用。 c)对他人的论点、观点、结论等删减部分内容后不加引注地使用。
数据剽窃的表现形式包括: a)不加引注地直接使用他人已发表文献中的数据。 b)对他人已发表文献中的数据进行些微修改后不加引注地使用。 c)对他人已发表文献中的数据进行一些添加后不加引注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