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过去会因自己的学术不端行为受到警示,但当共同守则落定后,将会面临很严格的处罚。 以前那些未纳入惩戒范围的轻度学术不端行为之后应该受到法则的约束。 在科技部和社科院的牵头下,必须要在科研机构中建立起诚信制度。
中国的学术机构和大学常常等到媒体、被冤枉的人或举报人联系后才采取行动,而且他们最关注的是登上新闻头条的学术不端事件。 这种做法在短期内可能非常有效。 2017 年,中国学者发表在《Tumor Biology》上的 107 篇论文因同行评审造假被撤回,调查工作在四个月内完成。
对于刊物自身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则是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姑息。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各种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严厉监督,接受来自读者及研究参与者的实名举报。 在评审前对该刊的相关信息情况进行实地考查,并听取作者及读者的评价,对该刊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充分、细致的了解。